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济召开
发布时间:2024-11-22 14:30:27 浏览次数:1454

11月15日至17日,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承办的“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山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肿瘤高峰论坛”在济南召开,同期还举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新进展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培训班”。此次会议以“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及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方法、新方案,促进中医、西医融合治疗肿瘤的学术交流与发展。来自国内中医、西医肿瘤界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及肿瘤专委会委员们参会,会议同时开通线上直播平台。

image.png

大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陈全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许云,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孙东东,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一科主任王宁,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杨顺利,山东省立医院附属东营市人民医院院长张振海等国内知名专家学术讲座,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向青、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齐元富、山东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李秀荣参会并致辞,大会执行主席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刘寨东主持会议。

image.png

名医讲坛环节,于金明院士以“肿瘤精准防控新策略”为题,高屋建瓴的阐释了恶性肿瘤精准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肿瘤治疗是重心前移、个体精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在肿瘤治疗进入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集成交叉、跨界融合的新时代,要把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实现肿瘤的个体、精准、智能治疗。

冯利教授以“食管癌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国家癌症中心多年来在食管癌领域所做的工作,对中药治疗食管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展示了团队中西医结合防治食管癌的成果。

陈全福教授以“麻黄汤及类方的应用与思考”为题,分享使用中医经典方剂的临证经验,展示了中医经典方剂在现代临床中的创新应用,为中医方剂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许云教授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研成果,讲授“癌因性疲乏整合康复及研究进展”,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尤为契合癌因性疲乏病机复杂多变的特点,中医药在癌因性疲乏治疗上具有理论丰富、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的优势。

孙东东教授分享“基于癌毒病机的结直肠癌防治方效应机制及抗肿瘤新技术探究”,以癌毒理论为基础解释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制定相应治则治法,构建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体系。

王宁教授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全程管理”角度详细阐述中医药在消化道肿瘤全程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中西医整合创新肿瘤并发症的治疗模式,指出中西整合治疗模式可以多维度、多角度参与消化道肿瘤全程管理体系。

杨顺利教授从“中西汇通角度浅谈胃癌的中医药治疗”入手,介绍了中医药介入抗肿瘤治疗,具备多角度、多靶点的优点,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分期论治,攻守相辅,在临床有良好的疗效。

张振海教授分享“介入在肝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详细解读《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强调转化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真实详实的病例展示了TACE、HAIC、SIRT等方式在肝癌转化治疗的重要作用。

刘寨东教授着眼于“中晚期肝癌的多学科整合诊疗策略”,分析中晚期肝癌的流行病学、治疗现状等,强调介入治疗、转化治疗的重要性,展示TACE带来的生存获益,强调以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提倡多学科参与的整合治疗方案。

李慧杰教授分享了齐元富教授防治肿瘤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齐元富教授临证四十余年,提倡调畅气机,对焦靶点,综合施治,提出攻毒抑瘤逐邪宜尽理论,强调治疗肿瘤既要重视局部病位,也要重视整体评估,需防治并举。

本次年会以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肿瘤为主要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整合多学科优势,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推进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