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齐鲁扁鹊脉诊联盟第二次学术会议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顺利召开。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立祥,山东中医药学会会长孙春玲,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金锋等出席会议。来自省内各地区脉学流派、特色民族脉法传承人及脉学领域专家,共同交流脉诊学术思想,促进扁鹊脉诊的传承创新发展。山东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薛一涛主持开幕式。
张立祥在讲话中表示,山东是中医药大省,是扁鹊故里,脉学底蕴深厚,广袤的齐鲁大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脉学名医,一大批脉学专家,在继承传统脉学基础上,向现代脉诊进行了密码破解,用通俗化表达构建起我省独具特色脉诊体系。希望齐鲁扁鹊脉诊联盟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持续加强联盟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创新力,尽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成果,为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力争在全国形成示范引领。
孙春玲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汇集省内多家知名脉学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山东省内的一场脉学盛宴。联盟要实现“内引”与“外联”的无缝对接、有效融合,用解放思想的“减法”跑出人才集聚的“加速度”,用整合资源的“加法”换来百家争鸣的“乘法效应”。同时做好中医脉诊公益服务,充分发挥脉诊的独特优势,传播齐鲁脉诊“好声音”,打造齐鲁脉诊高地,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供给。
金锋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坚持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注重齐鲁脉诊师承教育,以提升脉诊技术为目标,通过继续教育、专家授课、名师带徒等形式,培养一批脉诊基础好、兴趣浓厚的技术传承人,为中医脉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与力量,使齐鲁扁鹊脉诊技术“代有薪传”。
薛一涛主持开幕式,他介绍,齐鲁扁鹊脉诊联盟,旨在依托扁鹊脉诊的优秀传统,加强省内外扁鹊脉诊专家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扁鹊脉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扁鹊脉诊的传承创新发展。
会议,第一届齐鲁扁鹊脉诊联盟第一任轮值主席齐向华就2022年齐鲁扁鹊脉诊联盟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齐鲁扁鹊脉诊联盟积极开展扁鹊脉诊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动,建立完善的扁鹊脉诊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
齐鲁扁鹊脉诊联盟第二届轮值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神志病科)主任阎兆君表示,2023年的工作要承接好前期经验优势,一以贯之,增强齐鲁脉学发展合力,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深入地市走进基层,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辨病辨证等诊疗服务能力,通过齐鲁脉学及诊断技术对话会互通互鉴共享发展。
学术环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滕晶,“气口九道脉法”创始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副院长卢喜学,“阎氏志意脉诊”创始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阎兆君,分别就“系统辨证脉学”“气口九道脉法”“阎氏志意脉诊”的理论、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进行讲解。3名脉诊专家在讲授过程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充分展现了扁鹊脉诊技法的博大精深。
本次会议旨在为齐鲁扁鹊脉学研究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分享齐鲁扁鹊脉诊研究成果,使齐鲁扁鹊脉诊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其特有的价值,传播脉诊学术思想,促进扁鹊脉诊的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